新天水記者 景春燕
前兩天,麥積區花牛鎮地校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閱覽室里,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未成年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活動。十幾位來自地校社區的小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,一邊翻閱相關圖書,一邊聽社區工作人員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意義,大家盡情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,汲取著精神養分。
“舉辦這次活動,目的就是讓社區居民,特別是未成年人,進一步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領悟,讓大家感受到社區濃厚的書香氛圍,也能使社區文化建設更有底蘊?!被ㄅf偟匦I鐓^主任趙珍說。
這一幕,是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群眾提供精神文明服務的小小縮影。
當前,我市堅持提升文明創建廣度,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所、站全覆蓋,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,打通宣傳群眾、教育群眾、關心群眾、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讓每位市民成為城市文明的主角,匯聚起文明創建的磅礴力量。
通過因地制宜整合現有資源,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延伸到村、鎮和社區,全市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個、實踐所124個、實踐站2839個、實踐基地213個、實踐點118個、實踐分站126個,實現中心、所、站全覆蓋,并向城市社區、學校延伸拓展。
在規范場所建設、充實平臺力量的基礎上,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積極對標開展實踐活動,讓文明實踐系列活動形式更多樣化,內容更生動化,創新打造了暑假“小小志愿者”“三提五講一解決”“街談巷議新時代”“四點半課堂”“一愛一為”“老曲新唱頌黨恩”“愛心發屋”等特色志愿服務品牌項目。一場場內容豐富、互動性強的實踐活動,依托文明實踐陣地被送到群眾“家門口”,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文明風尚進一步向基層延伸拓展,真正讓每位群眾享用文明陣地帶來的文化成果。
除此之外,為了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正能量,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還成為傳播好家風、新風尚的小小“能量場”。
在秦州區玉泉鎮七里墩天河新村,提起51歲的“好兒媳”趙慧芳,村民們都要豎起大拇指夸贊一番。趙慧芳30年如一日照顧生活在一起的公公,毫無怨言,盡職盡責,被村里評為“好兒媳”,上了村里的“紅榜”。
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地生根,玉泉鎮把銀行金融存儲模式和文明實踐相結合,圍繞和諧友愛、公益服務、文明新風等七個方面,對村民的行為表現進行量化評比并積分?!澳甑讓塾嫹e分高或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,實行‘紅榜’公示,并予以獎勵?!庇袢傸h委副書記蒲長虹說,“自推行這項制度以來,群眾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明顯提升,比學趕超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濃厚氛圍逐漸形成?!?/p>
一個個典型、一群群好人,來自群眾中間的“身邊好人”已成為天水精神文明建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,引領著城市的文明風尚,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。
記者感言:
文明的傳播依托文明實踐陣地,但絕不僅限于固定活動載體。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建設的同時,我市積極推進街道社區文明建設,通過送服務、送文化等形式,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文明風尚變化,形成和諧互助、向善向上的文明氛圍,推動全民積極參與文明創建。